GE通用公司歷史:1878-1904年:
從實驗室走向工業文明 從發明第一盞白熾燈泡到建設美國首個中央電站,科學發現造福人類。
1905-1912年:
1906年,GE與中國正式開始貿易往來,1908年GE在沈陽建立第一家燈泡廠。 而在這段時間,GE的第一次音頻廣播開創了歷史,永遠地改變了信息共享的速度。同時,GE的創新精神用一個又一個發明給現代生活提供便利,包括第一臺電烤箱、第一臺熱感應電爐等。此外,在真空管領域的成就使得電子組件的研發成為可能,而對樹脂研究的突破則把塑料帶入了一個新的多樣化時代。
1913-1924年:
在空中,GE機械增壓器協助刷新了飛行高度紀錄;在陸上,GE在巴拿馬運河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發電裝置。同時GE亦為普通家庭了全封閉式電冰箱。
1925-1934年:
這段時期,為應對大蕭條,GE推出消費貸款,讓客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享受最新家電產品。
1935-1945年:
這一十年,GE發明了首盞熒光燈、“隱形玻璃”和測量范圍可達20英里的雷達。在航空領域獲得多個第一: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自動駕駛儀以及美國第一臺噴氣式飛機發動機。
1946-1956年:
在這一十年,GE發明了海水淡化、鉆石合成、人工降雨技術、更實用的家電系列以及名為Lexan的新材料。
1957-1970年:
當GE研發的二級管和激光讓科幻小說變成現實時,超過6000名的GE員工正為人類的首次登月計劃而努力。小到原子大到星球都逃不開科學的審視,這為我們揭示出更多的秘密并幫助我們更好地發展業務,從可充電電動牙刷到核能開發,科學正以一種激動人心的方式改變著我們的思想和生活。
1971-1985年:
GE用持續不斷的創新滿足我們日益復雜的需求。為了應對自然資源的問題,GE研發了應用廣泛的新材料,諸如XENOY樹脂和光纖。而在醫療行業,GE研發出了Sigma磁共振成像技術和利用計算機斷層掃描的身體檢查設備,使人體成像更加快捷和安全。
1986-1997年:
從外太空到網絡空間,GE勇敢地闖入了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新領域,包括設計并制造了火星觀測器以及創立了非計算機行業的財富五百強公司中的第一個企業網站。GE同時也更加深入家庭,創立了NBC來播報實時經濟新聞以及MSNBC,有史以來最大的有線新聞網。 同時,GE在20世紀90年代重回中國。1991年,GE在北京設立首家合資公司-- GE 航衛醫療系統有限公司;1994年,GE (中國) 有限公司在中國成立。
1998-2000年:
在成立百年之后,GE研發中心開始邁向世界,擴展新的市場。2000年,首個全球研發中心在印度班加羅爾成立。同年,GE中國研發中心在上海成型,并在2003年于張江高科技園定向為跨業務集團的研究中心。GE實施跨領域研究和發展的最新基地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連同德國慕尼黑的GE德國研發中心和紐約尼斯卡于納(Niskayuna)的GE全球研發中心總部,這五個遍布世界的研發中心,正一起努力發展創新技術來應對世界性的棘手問題。
2001-2004年:
隨著在諸如醫療、電力和照明領域的研究獲得突破,GE不斷革新的腳步得以加速。從癌癥診療到節能機車再到Vivid I型心血管超聲儀,創新在GE得以進一步延展。
2005-2010年:
GE秉承持續創新的理念,不斷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探索物體和物質。GE科學家們用光和其他資源開發出了諸如全息數據儲存技術以及新型有機發光二級管等等的信息工具。 在中國,GE榮譽贊助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美國館。2012年,GE中國創新中心相繼在成都及西安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