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電話
021-80392549
2022年4月26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作為國際支持機構的“人工智能助力氣候變化應對”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來自中國、美國、挪威、英國、德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數十名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與會,就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氣候變化應對、人工智能與凈零城市、人工智能與可持續能源等議題展開對話交流。
上午的主論壇由I-AIIG副院長肖茜主持,I-AIIG副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梁正,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分別代表主辦方和支持機構致辭。
在發布環節中,I-AIIG首席專家、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曾毅代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中心,聯合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何鴻燊海量數據決策分析研究中心、SPARK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慕尼黑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倫理研究所、新加坡管理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治理中心、非洲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共同發布了“面向氣候行動的人工智能原則”共識。該共識強調: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關乎人類和生態可持續的未來。該共識首先提出了6項價值觀與原則:分別為對人類與生態有益,節約能源,保護隱私,公平與公正,促進教育、培訓和就業,共享與協作。隨后提出了針對人工智能賦能氣候行動的7項建議:分別為促進氣候分析與預測,促進能源節約,助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促進溫室氣體吸收與碳存儲,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危害,賦能能源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助力建立有益于控制氣候變化的市場機制與政策。作為該領域首個由國內學術機構領銜發布的原則性文件,該共識得到了諸多國內外專家和學術機構的高度評價,相關伙伴機構將依托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合作網絡(AI for SDGs Cooperation Network)成立“面向氣候行動的人工智能工作組”,并將邀請相關產業加入,由來自人工智能、氣候變化、科技政策、數據與人工智能倫理等交叉學科的專家和產業共同推進原則的落地實踐。
曾毅研究員發布《面向氣候行動的人工智能原則》
主旨發言環節,聯合國原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UNEP)原執行主任、挪威原環境與外援大臣Erik Solheim先生提出了解決環境與氣候問題的“4B”方案:即Business(商業),近年來一些企業先于政府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Brussels(布魯塞爾,這里指歐盟),在應對氣候問題方面歐盟提出了系統的解決方案,使綠色投資更加便利,事實上,歐盟綠色新政正逐漸成為歐洲國家共同發展的粘合劑;B(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目前正在快速走向綠色轉型的軌道上,在綠色農業、電動汽車、交通等方面發展迅速。B(Beijing,中國),中國當前在環境技術和環境實現方面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Solheim先生最后強調,盡管目前全球綠色轉型的總體方向是正確的,但速度不夠、緊迫性不足,為此必須在人工智能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方面加快速度、做得更好。
Erik Solheim先生發言
I-AIIG學術委員、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前主席、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教授在發言中建議:應當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人工智能規劃、研究、開發、應用和治理的重要(優先)目標,這是貫徹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UNESCO《關于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以及巴黎協定的重要舉措。他指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兩條路徑為減緩(Mitigation)和適應(Adaptation)。在“減緩”方面,作為能源轉型的重要輔助工具,AI也被用于改善電力存儲并優化可再生能源的部署,例如,用于根據需要向電網輸送太陽能和風能、加快新能源相關材料發現、碳捕集、存儲和利用技術研發等。在“適應”方面,AI被成功地運用于提高基礎設施、人造建筑物等韌性,提前和精準預警、及時發現故障等。最后,龔克教授就AI應用于氣候變化應對治理方面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推動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人工智能研發和應用的優先領域,引導更多資源投入到應對氣候變化的人工智能研發和應用上,形成有力導向;第二, 開展對于人工智能助力減碳、節能的績效評價;第三,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自身的高能效、低能耗發展。
龔克教授發言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系統識別設計專業教授Kameshwar Polla在發言中特別強調了科技要與市場“結合”,以獲得應對氣候變化的更好效果。他指出,可再生能源具有不可控制、不確定和間歇性,因此,我們不僅要研發可再生能源,也需要傳統能源的補充以及改善能源存儲方式。在AI預測可再生能源方面,AI可以用于預測消費者行為、使用智能電網減緩氣候變化,為基礎設施付費等。與此同時,在智能電網的市場化方面,還面臨著凈計量電價、需求靈活性等一系列問題。此外,還應看到AI應用于氣候變化應對方面還面臨著倫理問題,要防止AI用于不良目的。他建議技術工程師要與經濟學家、行為科學家、計算機科學家進行緊密合作,共同探索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I-AIIG學術委員、卡內基國際事務倫理委員會高級研究員Wendell Wallach在發言中提出了“AI和氣候變化是敵是友?”的核心問題。他指出人工智能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方面具有廣泛性,包括:推進創新性商業模式、提升社會韌性、提高能效、增加可持續能源使用、提升交通效率以及監測環境。但不可忽視的是,人工智能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也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如果操之過急,會適得其反,如何實現二者之間的平衡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最后,他還提出了延長電子設備生命周期、循環使用鋰電池、對固態電池技術進行投資、增進國際合作、制定國際標準等一系列解決方案。
香港科學技術大學(廣州)人工智能學域主任熊輝在發言中指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過程是一條技術密集型道路。而人工智能能夠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克服降碳減排過程中面臨的精準核算難、高效調度難、自主決策難等挑戰。他提出要針對感知預測、運營調度和決策優化三個關鍵問題,在可持續人工智能技術、智能城市服務、智能零碳園區、工業制造方面開展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研究。
主旨發言后的圓桌對話環節由I-AIIG資深顧問、工信部科技司原司長胡燕主持。對話嘉賓來自政產學研各界,分別從各自的視角闡述了其對“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應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和理解。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碳中和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譚顯春主任指出,近年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累積碳排放逼近1.5°C和2°C目標;全球主要部門的溫室氣體凈排放量持續增加,交通和工業部門增長速度最快;新冠疫情沖擊下,碳排放急劇下降后反彈,未來持續性影響并不明確。從全球及不同地區CO2的排放驅動力來看,經濟和人口增長仍是全球化石燃料燃燒CO2排放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因素;能源強度降低是抑制全球化石燃料燃燒CO2排放增長的最主要貢獻因素。最后,她建議以檢測區域碳排放,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效能,以及優化重點行業碳排為實施路徑,基于人工智能賦能氣候變化治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高新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滕飛指出,由于當前的一些特殊因素,全球能源消費和能源需求的數據表明,未來一段時期碳排放將呈明顯上揚趨勢。人工智能作為很好的治理工具,對氣候變化和全球污染物的排放治理均具有重要意義。總體來看,人工智能能夠通過應用程序、復雜系統、軟硬件影響碳排放,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高性能計算的能耗、新能源產品制造的能耗、疫情期間居家的能耗等問題,需要進一步通過統計數據來分析。最后,他建議將氣候影響納入人工智能的監管體系,尤其需要清華大學這樣的學術機構發揮樞紐作用,加強對相關問題的理論研究,并通過“體驗-試驗-檢驗”模式促進人工智能在產業領域的應用。
I-AIIG戰略合作與發展委員會副理事長、美團副總裁、首席科學家夏華夏在發言中介紹了美團自動配送車在綠色交通運輸領域的豐富經驗和抗疫實踐。自動駕駛科技能夠助力城市提升綜合交通運輸能源效率,從而應對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居高不下的問題。具體來看,美團自動配送車均為純電動車型,可以有效減少城市支線配送的碳排放量,進而提供更規范、更高效的配送服務,提升配送效率,有效降低城市交通擁堵和能源消耗。此外,美團也通過與地方政府的數據共享合作,通過人工智能助力其提升交通治理能力。
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田豐在發言中指出,在人口資源和自然資源衰減的大趨勢下,傳統能源的瓶頸和成本代價越來越高,而數據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從人工智能降低企業的能耗方面來看,商湯不僅建立了亞洲最大的智能計算中心,順應了未來數據中心發展向超大型與邊緣計算兩極和云數據中心發展的主要趨勢;而且在建筑領域通過能源精準控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能源行業進行了精準賦能。此外,商湯通過智慧城市和數字孿生技術助力了精準出行和精準治理,節省了大量能源消耗,帶來了顯著社會效益。
I-AIIG戰略合作與發展委員會理事、和玉資本(MSA Capital)創始人及管理合伙人曾玉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可以將AI與各個行業減碳技術和應用相結合,從而發揮出更大的潛力。和玉資本始終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希望通過投資助力實現技術紅利惠及大眾,解決社會經濟問題。具體來看,和玉資本投資了蔚來汽車,倡導新能源、智慧交通;投資了醫渡云,通過自主開發醫學數據智能平臺來幫助政府、醫院和整個產業界推動數據智能化,包括AI輔助制藥、人機交互等在醫療領域的不斷應用和創新,這些對于推動碳中和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26日下午的兩場專題論壇分別以“人工智能與凈零城市”和“人工智能與可持續能源”為主題。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副教授徐袁、落基山研究所常務董事兼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婷、日本名古屋大學中碳碳中和創新聯合實驗室教授兼主任薛進軍、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玲,英國斯特拉思克萊德大學電子電器系主任Stephen McArthur、德國墨卡托全球公域與氣候變化研究所教授Felix Creutzig、美國杜克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政策系副教授Dalia Patino-Echeverri、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終身教授侯云鶴,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于洋、北京大學工學院助理教授何冠楠、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助理研究員王劍曉等專家學者圍繞上述主題進行了深入對話交流。
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主辦,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工學院、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SPARK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協辦,引起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線上注冊參會人數超過300人,會議還通過新浪微博、B站等網絡平臺進行了直播,據不完全統計,累計觀看人數超過20萬人次。